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牛樂耕
“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擔,扁擔兩頭的繩子掛著沉甸甸的貨物。”這是著名作家馮驥才筆下的泰山挑山工。我們大多數人聽說這個群體是在中學語文課本中,卻刻進了無數人的童年回憶里,為此,專門有不少人徒步攀登泰山,為的就是一睹泰山挑山工“快活三里不久留”的故事原型。
上網檢索發現,2003年,泰山貨運索道建成后,挑山工中的大多數另找出路。據說泰山上現在大概也只有二三十人,而且,現存的挑山工有可能就是最后一代了。
或許泰山挑山工這一職業群體終究會被這個日新月異的發展新時代淘汰,但我們堅信“挑山工精神”一直激蕩了齊魯大地,振奮著泰山兒女,為黨員干部闊步新時代、奮戰新征程指明前進方向,注入強大動力。
新中國農民科學家吳吉昌為了周總理的囑托搞棉花試驗,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10年浩劫人家不讓他搞試驗他就在自己家里偷偷搞。終于,培育出棉花新品種,為祖國的農業發展貢獻了力量。
他們是挑山工精神的榜樣,是人人欽佩的“英雄”。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實實在在的“挑山工”精神。
奮斗在各個崗位上的齊魯兒女,也都是新時代的“挑山工”。走起路來風風火火,說起話來鏗鏘有力,行起事來雷厲風行,做起研究全身心投入,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院長畢宏生教授的“人設”像極了新時代的“泰山挑山工”,是我們身邊的榜樣。
上世紀80年代,剛剛走出象牙塔的畢院長便勵志從事眼科醫療事業。“從事科技工作要有一定的情懷,就是愛國主義。”畢宏生經常對自己的學生們說。
那個年代,中國百廢待興,人們看到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奮起直追。“我們那一代大學生有一個情結,就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方面,社會對我們寄于厚望,另一方面我們也有理想主義,感覺到一身的責任,要追趕國際先進科技水平,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畢宏生說。
當時學習條件很艱苦,但大家對知識都如饑似渴。學生時代的他和大家一樣,最好的放松方式就是一邊洗衣服,一邊聽英語錄音。周末,學校組織學生在操場上看電影,電影開始了,學生卻都走到了路燈下、廁所里借著燈光讀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改革開放給了我從事科研的機會,我的研究方向應該與國家需求、社會發展和病患的臨床需求密切結合。”工作之后,畢宏生瞄準了第一致盲性疾病白內障。推行新技術首先要進行動物試驗正值盛夏,畢宏生全身披掛穿厚重的防護服,在幾千瓦的白熾燈下進行試驗。手術完成,身上的衣服都能擰出汗水。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畢宏生練就了做顯微外科手術的基本功,探索出現代摘除白內障手術的完善技術。
“人的生命是無價的,工業產品允許有廢品率,醫生絕對不允許有。只有在臺下進行刻苦的專業訓練,才能在臺上保證醫療質量和患者的安全。”經過充分的準備,畢宏生的第一個課題現代白內障囊外摘除第四代的改良法獲得了成功。
初戰告捷,畢宏生大受鼓舞,卻又不敢在“快活三里”久留,緊接著將研究方向確定為白內障和近視防控方面。
三十多年來,科學在不斷發展,白內障手術已經從傳統的復明手術發展為精準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患者的要求也從原來的看得見,向看得清晰、看得舒服、看得自然邁進。畢宏生潛心鉆研國際先進技術,帶領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走在了全國前列。“在治療白內障同時,要把遠視、近視、散光等一并治療,從治病為中心轉移到以健康為中心,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畢宏生說。幫助80歲老人把視力恢復到27歲的狀態,這是一個質的變化。這個變化伴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幾十年的高速增長,我們有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和科技積累,走在了國際前列。
十一五期間,我國開展了百萬白內障復明工程。為提高基層醫生治療水平,更好地為貧困患者服務,畢宏生在山東省衛健委等有關部門支持下,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技術培訓和考核,制定了詳細的教學大綱和考核大綱,把國際先進的技術標準和中國的實踐相結合并進行優化,開展理論和技能培訓,共培訓了約2000名合格醫師,“山東經驗”就此響遍全國。
“我經常對自己的學生說,年輕人要想成功,就要有‘四不怕’精神:一不怕精神付出,二不怕體力付出,三不怕時間付出,四不怕金錢付出。要成為一個科技工作者,外因永遠是條件,內因永遠是主導。”
在單位,畢宏生是有名的“拼命三郎”。有一次,為了給外省和貧困患者做手術,他連續作戰,口腔得了7個潰瘍。“點了麻藥才吃得下飯,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味同嚼蠟的感覺。”他笑著說,“相比于別人,我的成功就是靠勤奮。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是成為科學家的必備素質。如果說有追求的話,責任心、敬業心、奉獻心就是我一輩子的追求。”
看看畢宏生的故事,聽聽他的心里話,他不就是堅定目標、咬牙猛干的“挑山工”嗎!
爬坡上坎,滾石上山,總要有人負重前行。新時代的泰山挑山工們,他們肩扛責任,兩腳卻嵌進“泥土”;新時代的泰山挑山工們,他們咬牙堅持,抬頭又洋溢著燦爛的微笑;新時代的泰山挑山工們,他們默默無聞,功成卻有著“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牛樂耕
去年11月,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遺棄罪對該母親提起公訴,并建議判處其在緩刑考驗期內接受強制親職教育。近日,這一建議被法院采納寫進判決,成為全國首例含有強制親職教育內容的判例。[詳細]
中國科研團隊發現,綠茶中的一種天然小分子可以成為細胞的“操縱手”,讓某種定制的細胞“聽話”,從而定時、定量釋放治療藥物。葉海峰課題組選擇胰島素進行了測試,他們設計合成了能夠精確調控胰島素表達釋放的定制化細胞,并用微膠囊包裹這種細胞,通過腹腔移植到...[詳細]
    皮卡車卡在花帶上。    事故現場。    廣西新聞網欽州10月25日訊(通訊員覃成朝)10月24日,欽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四大隊民警處理了一起皮卡車沖入隔離花帶的交通事故,事故起因是皮卡車緊急避險時車速過快引起...[詳細]
圖片說明 “2019年上海全球智庫論壇”在滬召開。其中,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全球智庫發展報告》聚焦全球智庫的生存問題,受到與會者關注。與此同時,來自全球的專家們還就“新開放”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詳細]
    。英執政保守黨稱新脫歐協議獲通過遭質疑。    中新網10月25電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23日,英國保守黨社交媒體官方賬戶表示,首相約翰遜的新脫歐協議在議會獲得通過,但有批評人士質疑,脫歐協議法案僅僅通過“二讀”,與完全通...[詳細]
自由民主黨人吉馬指責稱,保守黨聲稱約翰遜的脫歐協議已通過議會的消息,是“假新聞”,這是在“愚弄”選民。22日,英國議會在通過脫歐協議的“二讀”后,否決了一項加速脫歐日程表,約翰遜隨即暫停了脫歐立法,英國也難以在10月31日如期脫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