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大眾網
手機查看
這幾天,沙縣小吃受到很多媒體深度關注。
一家小吃店,為何開得鋪天蓋地?沙縣小吃有什么獨家秘方?這是一家知名網站上的幾個常年熱門問題。數據顯示,如今沙縣小吃已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沙縣小吃門店超8.8萬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實現和帶動30萬人就業。
沙縣小吃一路走來,“勤”是最醒目的一個字。沙縣小吃源遠流長,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改革開放之初,成百上千的沙縣人,用扁擔挑著小吃街頭叫賣,用“第一桶金”開起了小作坊、夫妻店,靠著“一元進店,兩元吃飽”,第一批走出去的沙縣人賺到了錢,回鄉蓋起了樓房,吸引更多的沙縣人外出打拼,名不見經傳的沙縣小吃悄無聲息地占領了中國的街頭巷尾。扁肉是磚,拌面是鋼,沙縣人靠勤勞雙手,將小吃開遍大江南北,闖出了一條富民之路。
在沙縣人那里,“勤”不僅是舍得下力氣,肯干、能干,也是會用腦子,會干、干成。用木槌反復捶打豬腿肉上千次,是制作泥狀扁肉餡的訣竅,也是沙縣小吃自稱“千錘百煉的美食”的由來。原來手工捶打2斤扁肉得花1個小時,如今用機器只要幾分鐘,口味、品質基本不變。物美價廉的沙縣小吃,憑借現代化創新,“四大金剛”的制作方法均完成了升級。從起步階段“小作坊、夫妻店”式的低端粗放經營,到新時代“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信息化”的集約發展,沙縣小吃靠的是勇于創新、不斷創新,創新讓沙縣小吃實現從跳出“農門”到走出“國門”的華麗逆襲。
沙縣小吃成為“國民美食”,不是一人之“勤”,而是一群人在勤勞奮斗。20多年前,沙縣就在縣一級政府設立“小吃辦”,成員來自縣委、縣政府各個部門,同時還在下轄12個鄉鎮設立“小吃辦”,幫助開店老板解決實際問題。20多年來,沙縣經歷了5任縣委書記,歷任縣委領導班子都始終把小吃業當作富民強縣大事來抓,出人出力出政策,既幫扶支持、加強培訓,也推進標準化、連鎖化、產業化轉型升級,既為市場開拓的前沿“架橋鋪路”,也在產業服務的后端“夯基搭臺”。正因為有了這樣一群人,一任接著一任干,一棒接著一棒跑,沙縣小吃從單打獨斗到握指成拳,開到了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創造了年營業額近500億元的“國民小吃”品牌。
在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中,惟有勤能留下深深印記,惟有勤才能永葆青春朝氣,勤勞是沙縣小吃創造發展奇跡的最大“秘訣”,沙縣人也用智慧和汗水為“勤”字做了新注解。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秀嶺 報道)
責任編輯:牛樂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