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5日報道俄媒稱,“商業俄羅斯”組織股市委員會主席安娜·涅斯捷羅娃認為,自從反俄制裁開始實行以來,就有了關于進入非歐洲借入資本市場的問題。俄羅斯對中國寄予厚望,并且這些希望正在逐漸實現。
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4日報道,專家表示:“商業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我們現在決定,需要吸引人民幣投資,那么這不意味著明天我們就能做成。”同時她強調,該進程分為幾個階段:首先國家應進入債券市場,然后是大型公司,最后才能談到中小企業。
她表示:“現在我們還未完成最初的兩個階段,但一切積極趨勢已經具備。因此,我可以說,在中國融資的希望正在逐漸實現,并且這一進程是自然而順利的。”
專家提醒說,俄財政部不久前宣布可能在局部平臺發行人民幣債券,此外許多俄發行單位(俄氣銀行、對外經濟銀行)也表示有意發行人民幣債券。
此外,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俄儲蓄銀行12月5日在莫斯科簽署了金融合作協議。
專家強調:“外貿銀行集團在與中國的關系上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開始使用人民幣信用證結算,并與中國大型銀行簽署了貿易融資協議。”
報道稱,2015年俄外貿銀行人民幣業務額超過1200億,一年內增長250%。人民幣支付次數增加50%多,為5500次。
據俄經濟發展部數據,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國對俄經濟累計直接投資額為87億美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11.9%)。俄對華經濟累計直接投資額為9.1872億美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5.5%)。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