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進入2016年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真誠祝愿,希望國際社會“共同構建各國人民共有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并非首次出現。2012年中共十八大就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履新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逐漸成為中國外交在國際舞臺上的一面重要旗幟。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對世界格局主動進行的議程設置,這一理念進一步回答了中國追求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中國認為,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國際力量對比繼續朝著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方向發展。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世界各國將成為利益更加交融的命運共同體,也面臨更加紛繁復雜的全球性挑戰。因此,冷戰思維與零和博弈已過時,合作共贏才是各國相處的合理選擇。
基于上述判斷,中國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了“五位一體”的總路徑和總布局:倡導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很明顯,中國的外交理論創新日益成熟,且更具有全球視野。
中國正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博鰲亞洲論壇到聯合國系列峰會,習近平主席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發表重要演講,全面系統闡述這一重大主張,受到國際社會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普遍肯定和歡迎。
中國積極與其他國家進行政策溝通,尋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中國廣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中國秉持正義,推動國際關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中國在追求本國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過程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不斷推進發展戰略對接,已同20多個國家簽署相關合作協議。中國籌建“亞投行”,為國際經濟治理體系和亞太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中國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構建開放、融合、普惠的亞太大市場,啟動并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同時,中國倡導同舟共濟,權責共擔。中國反對保護主義行為,要求各國開放合作,避免損人利己、以鄰為壑。
中國在維護自身安全的同時兼顧共同安全。中國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踐行共同的安全理念,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安全交流與合作,主動參與區域和次區域安全合作,共維穩定、共筑安全。
邁入2016年,中國進入“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開始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拓展之年。中國將進一步引領國際秩序演變方向,構建世界融合發展的大格局。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