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內澳大利亞維州有三名男子服用某種戒煙藥物后自殺,對此,法醫將開始就一些案件中死者體內是否也存在該藥物展開調查。
據報道,維州驗尸官12月提交的一份調查結果要求維州法醫學研究所(VIFM)檢驗戒煙藥伐倫克林(Varenicline),以確定該藥物是否促成他人死亡。伐倫克林以Champix為品牌名對外出售。
此前,外國曾有報告指出Champix可能產生副作用,昆州的驗尸官因此重新對一名22歲死者的死因進行調查。
但值得注意的是,尚無研究發現這種處方藥會使人自殺,對現有研究指出該藥的安全性有待進一步研究,因此維州驗尸官希望維州法醫學研究所的檢驗將提供更詳盡的數據,以了解該藥與自殺的相關性。
據報道,2014年2月,弗蘭克斯頓(Frankston)區一36歲男子服用該藥物戒煙六周后自殺身亡。該男子的家人稱,在男子自殺的前兩周,他的行為舉止異常,變得沉默寡言,容易發怒。男子的母親在給驗尸官的信中說道,他曾出現幻覺和失眠。“服用Champix后,他會突然失去理智。他的死不是由于自殺,而是因為服用了這個藥物。”
另外一起自殺事件發生在2011年西國王湖區(Kinglake West),一名男子自殺,調查結果發現該男子曾出現“嚴重的情緒波動”,在自殺前幾天還說該藥物“擾亂他的頭腦”。
據報道,Champix于2008年后被列入澳大利亞的藥物福利計劃(Pharmaceutical Benefits Scheme),開始在澳國內銷售后,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的數據庫就收錄了1800宗疑似該藥物副作用的病例。
截至目前,澳大利亞共有29人在服用Champix期間自殺身亡,有408名服用者表示患抑郁癥,235名服用者想過要自殺。美國的藥物管理局也記錄了 Champix的潛在副作用(美國出售的Champix有相關警告標示)。自2012年起,英國皇家全科學會(Royal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建議醫生在給病人開出該藥物時要監督病患的抑郁癥癥狀。
報道稱,澳藥物福利計劃數據顯示,2014年,開出Champix的藥方超過33萬張,較2009年的近50萬張明顯減少。維州戒煙組織Quit提醒任何服用Champix戒煙的人一旦感覺出現心理疾病,應立即停藥。
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和澳大利亞醫學協會(Australian Medical Association)維州分會2015年7月呼吁Champix的生產商在該藥物包裝外貼出安全警告標示。
生產商輝瑞公司(Pfizer)發言人稱,公司近期已更新了Champix對精神狀況影響的產品信息,將會以粗體字標明。產品信息會發給有可能開出這種藥物的醫生。
該產品信息文件還更新了使用藥物治療期間飲酒可能產生的風險。該發言人稱,輝瑞公司還啟動了宣傳教育項目,確保醫生“清楚了解Champix的利與弊”。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