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財經新聞網站CNBC1月4日報道,盡管有分析師很早曾預言,沙特和伊朗兩國為爭奪全球石油市場將會有一場惡戰,而近期兩國間緊張局勢也的確迅速升級,但很多專家認為,這種石油戰爭的場面可能并不會出現。
報道說,伊朗已經宣布,等國際社會對伊朗實施的制裁被解除后,伊朗將加大原油出口,預計在六個月內將原油出口量增加一百萬桶。伊朗石油部長曾表示,伊朗的目的不是擾亂市場,而是欲重獲市場份額。此前有報告稱,在原油價格跌至一位數之前,伊朗和沙特會一直設法增產。不過專家們認為,雙方將不會允許事態惡化到那個地步。
“歐亞集團”分析師薩布拉(Hani Sabra)說,“伊朗只是想獲取更多經濟利益,并不是借此來打擊沙特。”紐約能源基金公司“Again Capital”的分析師說得更明確,他認為,如伊朗以更高的價格出售更少量的石油能賺取更多利益的話肯定會選擇這條路。“這個算術題很簡單。”該分析師說。
報道稱,實際上就算伊朗想借低油價打擊沙特,這種策略也不會成功。沙特方面已經表示將采取削減政府補貼和預算等手段,來壓低石油價格,這顯示沙特已做好了抗擊價格戰的準備,但如果沙特想為這場戰爭加碼,或是自己挑起戰爭,沙特本身是得不到任何好處的。
海港全球證券(Seaport Global Securities)的宏觀策略分析師理查德·哈斯汀表示,無論沙特如何“打壓”油價可能均不會阻止伊朗將原油推向國際市場。他表示,他不認為原油價格會被“戲劇性”的拉下去;同時他不認為沙特打壓價格會對伊朗產生任何作用,因為更低的油價只會增加伊朗原油對煉油廠的吸引力,而不是降低吸引力。
在伊朗和沙特的沖突中,石油并不是一個好武器,實際上,它還有很多瑕疵。薩布拉說,“伊朗和沙特是競爭對手嗎?這個問題的答案無疑是肯定的。他們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而且一定會進一步升級。但兩國交鋒所用的手段一定不會是石油。”(實習編譯 宋爽 審稿 譚利婭)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system